畜牧兽医学报 ›› 2016, Vol. 47 ›› Issue (3): 559-565.doi: 10.11843/j.issn.0366-6964.2016.03.019
朱凤珠1,2,鲁梅3,黄庆华1,杨少华1,黄艳艳1,吴家强1,谭刘刚2,张秀美1,崔言顺2,许传田1*
ZHU Feng-zhu1,2,LU Mei3,HUANG Qing-hua1,YANG Shao-hua1,HUANG Yan-yan1,WU Jia-qiang1,TAN Liu-gang2,ZHANG Xiu-mei1,CUI Yan-shun2,XU Chuan-tian 1*
摘要:
利用生物结构技术预测传染性支气管炎S1蛋白的1条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并合成相应的候选多肽(Sp6)。为了确定S1蛋白中确实存在该T细胞表位,并鉴定这条T细胞表位的正确性,构建了含有S1基因的重组质粒pCAGGS-S1,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确定该重组质粒可以在真核细胞表达后,将该重组质粒免疫SPF鸡,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体。采集免疫鸡的脾淋巴细胞并用合成的候选多肽刺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脾淋巴细胞中IFN-γ的分泌量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初步确定该候选肽的正确性。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试验结果表明,S1蛋白能够在293T细胞中获得表达并能够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说明S1蛋白具有反应原性,为进一步验证T细胞表位打下了基础;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p6刺激后的鸡的脾淋巴细胞中IFN-γ的分泌量明显增加;流式细胞检测发现经Sp6和不相关多肽NP89-97刺激后及空白对照,CD8+T淋巴细胞增殖分别为34.8%、2.6%、0。以上结果表明,多肽Sp6能在体外诱导活化的鸡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是IBV S1的CTL表位。该研究结果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机制和通用疫苗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多肽Sp6能在体外诱导活化的鸡淋巴细胞产生CTL,是IBV S1的CTL表位。该研究结果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机制和通用疫苗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